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,丹东铁路抗美援朝宣传队开始招募成员。李明启凭借天生的嗓音和对表演的敏感,被选中加入宣传队。舞台上的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归属。18岁时,命运又一次眷顾了她——她被铁路文工团选中,正式成为一名专业演员。
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,她拜师了一位来自苏联的声乐老师。这位老师对她要求非常严格,常常让她反复练习到嗓子沙哑。但正是这份严苛锤炼了她扎实的表演功底。两年后,李明启的才华得到了更广阔的舞台,她被调入北京中央乐团,开始接触话剧表演,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。
尽管如此,李明启的演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直到进入影视圈之前,她已经在话剧舞台上积累了大量经验。真正让她走进千家万户的,还是1998年那部经典剧集《还珠格格》。她在剧中饰演的“容嬷嬷”,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反派之一。无论是“奴才该死”的狠话,还是那冷酷、复杂的眼神,李明启将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,令人又爱又恨。
许多人并不知道,为了演好容嬷嬷这个角色,李明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她反复揣摩剧本,细致分析角色的内心,只为让角色更加立体。剧中的针扎紫薇一幕,虽然看起来凄惨,但事实上这些都是演员精心演绎的。李明启曾坦言:“我一针都没有扎过孩子们。”为了增加戏剧效果,导演和她商量过后设计了这些戏剧性的动作。
她曾在采访中提到:“演反派比演好人难多了。好人只需要善良,而反派必须让人信服她的坏,还要有血有肉。”正是她这种对艺术的执着,才让容嬷嬷成为了影视史上的经典角色。
除了《还珠格格》外,李明启还参演了多部电视剧,如《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》、《家有九凤》等。无论是慈爱母亲还是刻薄邻居,她总能将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。李明启的表演风格从不浮夸,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,这也许与她早年的经历密切相关——她懂得普通人内心的波动,更知道如何通过表演触动观众的心。
荧幕上的李明启光彩照人,而生活中的她则更像是一位平凡的邻家长辈,温暖而低调。如今已经89岁的她,依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常有人在北京街头偶遇她独自去市场买菜、乘公交。她的家虽然只有60平方米,但温馨简单,丝毫没有明星架子。
李明启的丈夫是一位普通的中学体育老师,夫妻俩的婚姻朴实无华,却也幸福美满。年轻时,两人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,丈夫的支持和踏实给了李明启极大的力量。他们的儿子王隽是一位资深律师,现如今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的兼职教授,事业蒸蒸日上。而最让李明启骄傲的,是她的孙子。
在某档节目中,李明启的孙子曾坦言,最担心的就是奶奶太过拼事业。孙子表示,奶奶现在已经年纪大了,不再缺钱,但仍然坚持工作。对此,李明启感到很温暖,并笑着表示:“在他们面前,我就像个孩子,能让孙子照顾我,感觉特别幸福。”孙子对奶奶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她注意身体,健康长寿。
除了忙碌的演艺工作,李明启也非常重视公益事业。她将自己的收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和老人。她曾在一次访谈中说:“我这一辈子没吃过什么苦,也没享过什么大福,能帮别人一点,就帮一点。”她的这种朴素价值观,让她不仅仅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演员,更是一个值得敬仰的长者。
即使年近九十,李明启依然没有完全从荧幕上消失。偶尔她会接演一些小角色,或者参加公益活动。她说,演戏是她一生的热爱,只要身体允许,她就会一直演下去。她对艺术的坚持和对工作的赤诚,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